初心不改五十载 守正创新向未来!《梅州日报》创刊50周年座谈会侧记
(视频:李龙 凌伟文 审核:丘儒)
2月28日上午,初心侧记阳光明媚,不改报创天朗气清。载守正创州日九游位于梅城沿江东路11号的未梅梅州日报报业大厦,高朋满座,刊周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年座气氛——《梅州日报》创刊50周年座谈会在这里举行。
党政领导、初心侧记媒体同行、不改报创采编人员、载守正创州日老报人、未梅老读者、刊周合作单位代表等与会嘉宾齐聚一堂,年座忆往事、初心侧记议发展,不改报创言语的载守正创州日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汇聚成对《梅州日报》共同的愿景:以创刊50周年为新起点,拥抱时代,守正创新,积极为“狠抓发展第一要务、聚焦实体经济”等市委中心工作鼓与呼,做党和人民信赖的主流党媒。
50年奋斗岁月硕果累累
座谈会伊始,大屏幕上播放了《梅州日报》创刊50周年专题片《砥砺初心再出发》。一张张定格历史的老照片,一个个见证梅州发展的精彩版面,一段段发展进程的深情讲述,记录了梅州日报在推动时代进步的同时,也创造着自己的荣耀与辉煌。
50年来,《梅州日报》经历了从小报时代到大报时代,从大报时代到全媒体融合发展时代,实现了从“一纸风行”到“全媒并发”,构建起“报、网、端、微、屏”五位一体的现代传播格局,呈现出全媒体拓展、全天候传播、全方位运营的全新发展前景。目前,平台传播用户逾600万、总粉丝达300万,形成“1报2刊1网2微1端3户外9公司”的传播格局,涵盖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户外媒体等媒体矩阵。在2021年,《梅州日报》迎来了经营收入“十连增”的逆势上扬,是目前国内发展态势良好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地市级媒体之一。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正勇参加会议并讲话。
市长王晖为在梅州日报社从业三十周年以上的新闻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
“50年风雨征程,50年风华正茂,梅州日报社实现了政治效应、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全面丰收,品牌跻身全省前列,正向‘内容一体化生产、技术一体化支撑、经营一体化统筹、管理一体化创新’转型升级,正向‘移动化、平台化、可视化、智慧化’融媒拓展。”梅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罗金良在致辞时说,感谢感恩伟大的党伟大的新时代,感谢感恩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历届报社前辈的薪火相传。
梅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罗金良致辞。
“让我们共同竖起大拇指,为《梅州日报》欢呼和点赞。”老报人、《梅州日报》创办人之一、《梅州日报》原社长、总编辑黄发坤参加座谈会提出这一“提议”时,现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今年已是89岁高龄的他,看到报社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坦言“很受振奋,深感欣慰。”
梅州日报社原社长、总编辑黄发坤作为《梅州日报》老报人代表发言。
各界由衷祝福情意浓浓
《梅州日报》创刊50周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报业协会、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等发来了贺信;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赣南日报、三明日报、珠海传媒集团等全国50多家媒体也给梅州日报社送来了祝福。
《南方日报》梅州新闻部副主任唐林珍认为,在半个世纪里,《梅州日报》在梅州一纸风行,靠的是优秀精神品质的一脉相承。一是坚持党性原则。《梅州日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好舆论导向,推出一批批与时代同行的优秀报道,见证推动并融入梅州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弘扬文化精神。《梅州日报》传播大量深入群众、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有些作品曾在全国广为传播,凝聚起推动社会前行的主流价值,透过这份报纸,可见文化之乡的分量。三是坚持融合创新。如从报纸的不断改版到办好新媒体,《梅州日报》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并借鉴国内媒体的先进理念、经验,以至于面对变化的媒体时代、不同的市场冲击,其能“香自苦寒来”。
座谈会上,负责新闻宣传工作的丰顺县委办干部郑坤也深有同感:“作为忠实读者,我感触最深的是,《梅州日报》定位准确、排版大气,写法活泼,常常以专业的视角、感人至深的画面讲人、情、事、理,通俗易懂,让人耳目一新,把报纸办到了老百姓心坎上了。希望《梅州日报》能够越办越精彩!”
“非常荣幸参加《梅州日报》创刊50周年座谈会,共同见证这个重要的时刻。”保利(梅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祥林表示,《梅州日报》坚持内容为王,在新闻方面坚持深耕,办的是人民群众爱看的报纸,在梅州早已深入人心。在融媒体方面,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办出了大格局、时代感,涵盖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户外媒体等媒体矩阵。更值得一提的是,报社经营收入实现“十连增”的逆势上扬,非常难能可贵。《梅州日报》走过了50年风雨,相信会越办越好。
市政协原副主席陈珍书以《梅州日报》忠实读者代表身份发言。
梅州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王玉婷作为年轻新闻工作者发言。
新老报人耕耘能量满满
不畏艰苦,是老报人的“底色”。在《梅州日报》创刊50周年座谈会上,报社表彰了6位从业逾30年的老报人,《梅州日报》总编辑黄山松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位拥有35年“新闻工龄”的老报人,黄山松见证了《梅州日报》铅与火、光与电、数与网的迭代更新。“以前不管是出行条件还是工作条件,都很艰苦,靠的就是一份炽热的新闻理想。”把新闻做成了一辈子事业的黄山松寄语青年新闻工作者,要时刻保持热情,秉持信念,不怕苦不怕累,在不断磨练中提升自身采编播“全技能”。
奋楫笃行,是新报人的“使命”。参加座谈会的《梅州日报》青年记者朱庆强有感而发:“一份好的工作,不是工资有多高、前景有多好,而是身处其中时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量。而记者就是这样的一份工作,这里就是梦开始的地方,是享受挑战的地方,是擎起重任的地方,是战胜怯懦的地方。”他说,虽然经常会因为找不到有价值的新闻而“压力山大”,因为得不到采访想要的真实内容而沮丧,但也会经常为一篇被关注的成功报道而骄傲。
在座谈会现场,还有一群因为热爱新闻事业而俯身基层、笔耕不辍的“编外报人”——特约记者。其中,平远县委新闻秘书朱双玲就是资深的特约记者。2007年,是朱双玲作为特约记者与《梅州日报》结缘的第一年。“最初,一篇小小的‘豆腐块’见报,我都会激动良久。后来,我开始注重找新闻角度,注意把标题做活,作品也渐从‘豆腐块’变为大块文章,有些还上了头版。”朱双玲说,随着见报稿件越来越多,她的“知名度”也紧跟提高,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来自于写过多少篇稿,而是拥有的一张让人尊重的名片——《梅州日报》特约记者。
点击下图浏览梅州日报创刊50周年特刊↓↓
文/梅州日报记者:林德培 王玉婷 林婉萍
图/首席记者:连志城
编辑:黄振韬
- ·商务部:将继续调运救援物资 帮助缅甸人民早日重建家园
- ·@梅州高考生,24日起须每天申报个人健康情况和行动轨迹!
- ·世界电信日,梅州多项“暖心”举措关爱老人
- ·5.2亿元!5月20日福彩快乐8大派奖活动来啦→
- ·2024年我国女性创业投资企业占比超四成
- ·前4月梅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26亿元,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864.8%!
- ·点燃“参军梦”!梅州各地开展国防教育宣传进校园暨征兵宣传活动
- ·马来西亚客属侨领丘思东逝世
- ·罗定:绿肥还田打造稻香循环生态
- ·公示中!梅州拟新增市第三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为市级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定点机构
- ·全域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梅州扎实推进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
- ·喜讯!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荣获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职组)烹饪项目竞赛团体一等奖
- ·罗定:绿肥还田打造稻香循环生态
- ·梅州举行2022年“三电”设施安保工作宣传暨“5·17”主题日启动仪式!这些你要知道...
- ·梅州五月天,满城飞出红“凤凰”!
- ·第六届“创客广东”梅州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报名截止时间延迟!
- ·深入共建提供链立异中间!海珠供销携手广东工美打造供销效率新标杆
- ·梅州公安“局长信箱”收到一封感谢信:“我感受到警察队伍为人民服务的热情”!
- ·5月10日以来,总雨量超过200毫米的有17个镇!来看梅州天气快报→
- ·梅州4家环保设施单位对外开放!“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微信小程序可预约
- ·清远168个名目签约开工投产,农业板块多名目领航村落子复原新篇章
- ·现场“支招”,与筝友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客家筝公益课开讲啦!
- ·致敬新时代“南丁格尔”!今天,梅州“白衣天使”这样过...
- ·梅州“最冷五月天”!今日,梅城全天温度不到20℃...
- ·最全报名指南!“三博会”参展通道周全开启,参展商、媒体、不雅众等皆可挂号报名
- ·@梅州高考生,24日起须每天申报个人健康情况和行动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