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棉花都叫新疆棉 | 南疆风物志④
编者按:12月16-17日,“疆品南下粤品北上”广东对口援疆地区名优产品走进大湾区系列活动将在广州海心沙举行,都叫一场疆味盛宴即将开启。新疆南方农村报特别推出南疆风物志,疆风通过一件件地道风物,物志领略大美南疆丰饶,见证粤新山海情深。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印度和阿拉伯地区。
进入中国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由中亚传入新疆。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其中新疆是最主要的棉产区,棉产量占国内总产量近9成,集中在南疆的阿克苏、巴音郭楞和喀什等地。
棉花喜热、喜光,忌低温霜冻和阴雨渍涝,适合在土壤水分充足且大气比较干燥的环境中生长。
新疆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日照时数在2600-3300小时,日照充足。
盆地众多,能满足棉花生长的热量需要,昼夜温差大(12-16℃),极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和棉纤维的生长。
新疆众多的高山提供着稳定的冰雪融水,为棉花灌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新疆出产的棉花拥有花絮色白、纤维柔长、强度较高等优势。
特别是新疆长绒棉,起热快,保暖性强,其弹力、柔软度、光泽度、亲肤度、透气性均超过普通棉花,誉为“棉中极品”。
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新疆棉花的高品质和高产量,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
新疆在棉花种植、病虫害防治、施肥等方面不断引进新的科技和技术,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新疆还大力推广有机棉花种植,采用无农药、无化肥的种植方式,保证了棉花的质量和健康。
作为我国最适宜种植棉花的地区,1993年以来,全疆棉花面积、单产、总产、质量、调出量都保持全国第一。
除了棉花作物的生产外,新疆还在积极地延长棉花的产业链。
当前,新疆已经形成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加工基地、纺织服装出口基地。
纺织规模已达2000余万锭,纺织就业工人100余万人,2022年全疆棉花及纺织品服装全产业链产值超2000亿元,棉花就地转化率33%,棉产区65%以上的家庭收入来自棉花,吸纳100万人就业。
棉花成为新疆地区名副其实的“白色黄金”。
【设计】曾梓毅
【来源】南方农村报
- ·近90%AI大模型在互联网上“裸奔”!这三重风险必须警惕
- ·今年暑期档电影有点冷!梅州六七月份票房收入600多万元,比2019年减少38.65%
- ·9月1日起,中国客家博物馆开放时间有调整,来看→
- ·今年暑期档电影有点冷!梅州六七月份票房收入600多万元,比2019年减少38.65%
- ·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参与“两新”的政策环境
- ·开学啦!快把这张防疫“线路图”收好!
- ·3646万元!梅州获中央财政支持,将建超264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
- ·雨情快报!过去24小时,最大雨量出现在梅县雁洋镇
- ·高温下的坚守,致敬一线上的环卫工作者
- ·新增24340个公办学位!梅州9所新增学校今秋开学
- ·再传喜讯!梅龙高铁最长隧道洞门浇筑完成
- ·梅州一法庭两法官入选广东“最美”候选对象,来看他们的故事!
- ·清明踏春好去处!广东省第三批省级水利风景区上新!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股价四跌五涨!紫晶存储跌幅和振幅最大交易最活跃
- ·9月1日起,中国客家博物馆开放时间有调整,来看→
- ·方便!公积金这个证明可在梅州“线上打印” 啦